852 60xx-xxxx trina@trina.hk

摘自 Michael 22/1/08晚

 

昨晚九時許,謙謙剛上床睡覺,他叫我在床邊陪他一會兒,我第一個反應是不想陪他,因為那時我正想去吃藥,但幸好,我還是不情願地站在他的房門口(沒進去),說:「我站在這裏陪你一分鐘啦,我為你和妹妹祈禱。」接著,轉念一想,反正我都是站在這裏一分鐘,何不行入去,坐在他床邊陪他呢,這樣他會更舒服。於是我便入去,在他倆兄妹身旁一邊輕撫著他們,一邊為他們祈禱,之後他們很快便睡著了,我也出去吃藥和「mi mi麼麼」。上述是我平常的生活,實在很平凡,很簡單,卻經常發生。

 

今早我問自己,我平時都想疼愛子女,想多抽時間陪伴他們,為甚麼我行多兩步入房都有困難,起初還要像「討價還價、一人讓一步」似的「站在門口」,之後才軟化下來走到兒子的床邊?!今次能軟化已算好(我相信當中有天主的恩寵才能如此),因為以往不是次次都能這樣做哩!

 

回想起來,吃藥和「mi mi麼麼」又不是急於一時,遲些也行,但當時就是很想先去吃藥--心裏不期然把吃藥看成眼前最重要似的事,甚至比「陪伴子女」更為重要。我從天主教的靈修學過「認清價值優次的重要」,面對兩樣東西而不可兼得時,要取那更有價值的而捨棄那較沒價值的,這個道理不難明白,但我們必需先「認清」那些東西的價值(如:那個更為重要),否則,便作不出明智的選擇,老實說,我就經常因為「善/好」的東西而放下了「更善/更好」的東西!

 

而我能夠「mi mi麼麼」一番就像是有自己的空間,「空間」才是我真正的需要,「mi mi麼麼」只是表面的方式。我有「空間」固然是合情合理的,但我是否過度需要呢?小小不成問題,若是「很(過度)需要」空間,則多數是我平日已「沒有」空間,如此,我得及早檢視整個生活,看看如何能滿足番這個需要才是,否則,它會不自覺地影響我。

 

此外,突如其來要我先去陪伴兒子,就彷如打亂了自己內心預設的「秩序」,要我「放下自己」先去滿足別人的需要,真不容易。如果我仍是餓著肚子,要我先把個飽送給別人吃,相信有點困難,心神固然切願按主教導去愛人如己,但肉體卻軟弱,且是很軟弱!這個「以自己為中心」的習性還常在不自覺地影響著自己哩!

 

做了上述的省察,認清(AWARE)了那一樣東西更為重要之後──「陪伴子女」比起那些「可以遲一回才做的事」當然更為重要--今晚兒子和女兒睡覺時又叫我陪伴他們,這一次我較為「醒目」,可以很快就坐在他們床邊了。今次內心沒甚麼「打亂秩序」的張力,下次若有,我會先在心裏「照顧」自己說:「我知道我想跟自己做東西的次序,但今次我願意陪了兒女先,陪完之後,再跟自己的喜好(秩序)來做。」希望以後遇上同類情況時,我懂得這樣照顧自己的需要之餘,也能選擇更好的一份。